税务局是怎么查企业的?税务局从哪些数据中分析发现涉税疑点?税务局检查中会重点关注哪些指标的变动情况?
01、从纳税申报表数据比对来分析涉税风险
纳税申报数据是企业对外报送的资料,数据相对真实与公允,通过纳税申报数据的比对以及与财务报表数据的比对分析可以窥探出企业存在的一些涉税风险。
举例来说:
(1)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营业收入额与增值纳税申报表销售额的比对
企业所得税中营业收入小于增值税销售额的部分超过10%,可能存在少记、漏记收入、延迟确认收入的可能性。
(2)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工资薪金的申报数据与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数据比对
如果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小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计入成本的职工薪酬,就要警惕企业是否有虚列工资薪金的可能性。
(3)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申报数据与增值税、房产税、印花税等税种比对
比如,企业所得税申报数据中“其他收益”科目存在发生额,该金额来源于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及加计抵减的税额。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适用现代服务业-商业辅助服务-经纪代理服务税率6%。企业增值税申报表没有按照经纪代理服务6%税率申报的税额,该企业很可能存在少缴税款的情况。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中房屋、建筑物的原值均存在数据,如果企业房产税纳税申报表中却没有申报数据,该企业很可能存在少缴房产税的情况。
企业所得税申报数据中“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存在金额,经了解该金额为出租的房产,一般情况下,企业有投资性房地产,就需要按照租金从租计征房产税,如果企业没有申报房产税的记录,可能存在漏报房产税的情形。
还有,企业所得税申报数据中“长期股权投资”的变动额与印花税申报表中“产权转移书据”的申报记录比对。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存在变动额,但印花税申报表中“产权转移书据”的印花税没有申报数据,可能存在漏报印花税的情形。
02、从财务报表数据初识涉税疑点
财务报表是反映核算单位在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货币资金期末余额较大
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与其他货币资金。
举例来说,库存现金期末余额较大,经盘点核实主要原因是存在“白条抵库”现象,如未取得发票的费用支出。
涉税风险:
企业发生“白条抵库”中的成本费用支出,由于无法取得真实、有效、合法的税前扣除凭证,将无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2)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较大
举例来说,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较大,主要原因是存在投资者向企业的借款。
涉税风险:
投资者向企业借款且借款年度终了后未归还借款的,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划重点:企业是否履行了代扣代缴个税的义务。
(3)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较大
举例来说,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较大,主要原因是存在企业从股东处借款的情形。
涉税风险:
公司发生的经营性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需取得发票、满足关联借款的债资比(金融企业5:1,非金融企业2:1)要求,利率水平不高于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等,另外还需要考虑股东出资是否缴足等特殊情形。
凡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其不属于企业合理的支出,应由企业投资者负担,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个人取得的利息收入需要按“股息、利息、红利所得”依20%税率纳税。单位在支付个人借款利息时,应按税法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款。
划重点:
1.企业所得税借款利息税前扣除是否超过了债资比及利率水平的要求;
2.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是否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了。
3.企业是否履行了代扣代缴个税的义务。
(4)营业收入与存货的比对
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50%,可能存在存货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划重点:营业收入与存货的比对异常,可能存在存货账实不符,隐瞒收入的风险。
03、常见的风险指标
纳税评估常用指标如表所示
企业可以利用上述指标对企业自身经营情况进行自查,如有指标异常的情形,检查是否存在正常理由导致该指标异常,若由于非正常原因造成,则应查明原因及时改正。
04、风险指标的变动分析与涉税风险分析
1.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100%
存货周转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成本与存货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变现能力越强,存货及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周转速度越快。
存货周转率与企业以前年度数据或同行业指标数据比较,如果出现加快的现象,说明企业销售能力有所增长或增强。通过对存货周转情况的分析,可大体判断企业应纳税额的增长情况,但如果企业应纳税额却出现了减少或增长幅度偏低,则可能存在隐瞒收入或虚增成本的现象。
2.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变动率=(本期综合折旧率-基期综合折旧率)/基期综合折旧率×100%
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除符合税法规定的特殊情形,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税前扣除。通过对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与上年同期的比较分析,看增加幅度是否异常。如果增加幅度较大,企业可能存在税前多列支固定资产折旧额或随意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通过检查企业的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变动率,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在违规计提折旧,虚增成本的问题。
3.增值税税负率(简称税负率)
增值税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
税负率是用于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税收负担的大小。在名义税率和税收政策一定情况下,实际税负过低,则有可能存在偷漏税问题;通过对增值税税负率与上年同期或同行业指标数据比较分析,如果出现税负率大幅下降的情况,企业有可能存在扩大了进项抵扣范围、违规加计抵扣进项税额,不按规定申报抵扣、销项税额计算错误、账外经营、瞒报等问题。
4.所得税税负率
所得税税负率=当期实际应纳企业所得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为年度交纳的所得税税额占该企业销售额的百分比,该指具有一定的行业、地区、时间差异,如果所得税税负率低于当地同行业同期税负率,企业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通过对该指标的评估分析,可发现企业是否存在不计或少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
5.营业收入成本率
营业收入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成本率衡量的是营业收入中主营业务成本占比例多少,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该项指标越低,说明营业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越小,获利水平越高。
通过对营业收入成本率与上年同期或同行业指标数据比较分析,若营业收入成本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可能存在虚列成本、不记、少记收入的情形。
6.营业收入费用率
营业收入费用率=本期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费用率是指从事营业活动所需花费的各项费用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该项指标越低,说明营业过程中的费用支出越小,获利水平越高。通过对营业收入费用率与上年同期或同行业指标数据比较分析,若营业收入费用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可能存在多提、多摊相关费用,或者不记、少记收入的情形。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名誉权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联系邮箱:wuaili@zhongkewei.net
本文地址:https://www.qdes.cn/pc/article/articleDetailPage?id=2048